内科

多肌腱末端病

  • 病因
  • 症状
  • 预防
  • 资料用药
  • 多肌腱末端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未明,其报道较少。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检查:从肱骨外上髁、髌腱或跟腱附着点等处活检取材组织,大体可见组织增厚、变硬、发黄、水肿和肉芽形成等变化。组织学改变有单核细胞浸润的肉芽组织,小血管增生,纤维化或化生的组织及慢性肉芽组织形成等。

    多肌腱末端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男性明显居多,男女之比为9∶2。平均发病年龄32.3岁(14~55岁)。多为急性发病,患者主诉为多个肌腱末端部位的疼痛,大多数为中度痛,少数疼痛严重,影响活动。夜间痛几乎见于所有患者。有的患者可伴发腹泻、结膜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

      发病的肌腱末端局部可见肿胀、微红、触诊微热,触痛极为明显,甚至拒按。受累的部位可有:骶髂关节、肱骨外上髁、跟腱或跖腱膜附着的跟骨、喙突、髌骨上下极,胫骨粗隆、肩胛冈下、桡骨末端、股骨大粗隆、髂骨嵴

    多肌腱末端病应该如何护理?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发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多肌腱末端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本病仍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应适当休息,辅以物理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配合局部用药,都可改善临床情况。可供选用的药物如双氯芬酸、阿西美辛或舒林酸等。本病病因未明,其他治疗尚乏报道。

      (二)预后

      临床上,由于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上的不慎。将多肌腱末端病患者误诊为其他关节炎,误诊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者已非个别情况。其预后良好。患者伴发的关节炎,均为自限性,通常在1周~2个月消退。

    保健品查询

    其他科室常见问题

    症状咨询 药品咨询 生活咨询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情感
    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