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老年人肺结核

  • 病因
  • 症状
  • 预防
  • 资料用药
  • 老年人肺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和衰退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如结核菌素反应的阳性率60岁为80%,70岁为70%,80岁为50%,90岁为30%。免疫功能下降,使内源性复燃和外源性再染而发病增多,致使老年肺结核又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没有及时诊治的肺结核以及老年肺结核空洞及痰菌阳性率高,成为社会上重要的感染源。

      (二)发病机制

      具体机制不明。

    老年人肺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老年结核的诊断常被延误,甚至在尸检时才发现。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1985~1988年的86292例结核,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生前诊断的仅占26%,死后诊断的占60%。延误诊断的首要原因是医生对结核病缺乏了解和应有的警惕,没有考虑到此病的可能,因此也不作相应检查。此外,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也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67.2%的老年肺结核发病隐匿,约1/4的老年肺结核无症状,容易漏诊,有症状者也不典型,对诊断无特异性。加上

    老年人肺结核应该如何护理?

      若具有增加结核病危险的临床情况,如尘肺、营养不良、慢性肾功衰竭、糖尿病,需要长期应用大量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等,OT试验阳性;或近期有明确的肺结核接触史,OT试验转阳;或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既往有陈旧性未治结核者,可酌情给予预防化疗,每天口服异烟肼300mg,疗程6~12个月,可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生率或复发率,但应密切监测异烟肼的副作用。

    老年人肺结核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老年结核的治疗与其他年龄组相同,仍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这5条原则。

      可选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300mg/d,利福平(RFP)450~600mg/d,乙胺丁醇(EMB)750mg/d,均可清晨一次顿服。初治轻型病例可选用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但该两药联用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反应,既往有肝功异常者可选用异烟肼(INH) 乙胺丁醇(EMB)。重症结核病例开始时可3药合用,以强化治疗,2个月后改用2药合用,疗程至少要9个月。链霉素因肾毒性和对听神经有损害,老年患者应慎用,一般限用于严重病例,剂量减为0.5~0.75g/d。常规加服维生素B6 (吡哆醇)以预防异烟肼引起的末梢神经炎。老年结核复治病例多,因而耐药病例也多,凡是复治病例,治疗前必须作药物敏感试验,在药物敏感试验未汇报之前,可依据以往用药史,先采用预定化疗方案治疗。初始强化治疗阶段一般应3药或4药联用,如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乙胺丁醇(EMB)或加吡嗪酰胺(PZA),这样至少可以包括两种结核菌敏感药物,直至药敏试验报告结果后再酌情调整。

      老年人坚持正规用药率低,依从性差,不能严格遵守医嘱治疗,并经常错误用药,间断用药,未满疗程中断用药,如此不规律的自服药治疗,常导致治疗效果差或治疗失败,需对治疗严格管理。最好采用住院治疗或门诊加强监督化疗,实施直视下短程化疗(DOTS),是治愈老年肺结核的重要保障。老年人应用抗结核药物容易发生毒副作用,Lehmann AB等于1972~1980年间对433例老年结核的治疗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因药物副作用而必须改变治疗方案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65岁以上患者的发生率达40%。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异烟肼引起肝炎,利福平导致胃肠道反应在老年人均有较高的发生率。老年人还因患有其他疾病而应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也应仔细观察(表2)。尤其是利福平,可通过肝氧化酶系统的诱导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如强心苷、香豆素类抗凝药等,当与利福平联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为了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调整化学治疗方案,对所有接受抗结核化疗的老年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和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常规和血小板计数。若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的3~5倍或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症状,应停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待症状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后,再以较低剂量分别给予,2~3周内逐渐恢复常用剂量,若仍不能忍受其中某种药物,应予更换或改变治疗方案,如将利福平改为利福喷汀。服用乙胺丁醇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神经炎和视野改变,若剂量不超过15mg/kg,发生率较低。

      需要重视患者的支持治疗,病情严重者在加强化疗的同时,可适当应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和全身状况。基础病如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应积极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用增强免疫的药物。化疗无效,有手术适应证者,考虑手术治疗。继发肺部感染时可加用抗菌药物。应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劳、烦躁、忧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合并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

      (二)预后

      非耐药结核菌感染及早期诊治多可痊愈。胸膜结核未治疗者,25%在2年内发生肺或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昏迷者病死率可达30%。下列情况预后也较差:肺结核并发肺纤维化、肺心病,心包结核患者年龄大、心包液发展快、心肌损害重,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肝脾结核确诊晚、黄疸或结核性肝脓肿向胸、腹腔穿破者等。

    保健品查询

    其他科室常见问题

    症状咨询 药品咨询 生活咨询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情感
    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