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皮肤阿米巴病

  • 病因
  • 症状
  • 预防
  • 资料用药
  • 皮肤阿米巴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常见病原为溶组织内阿米巴,一种单细胞原虫,侵入人体组织并使其溶解和破坏,此为人体唯一的致病性阿米巴,皮肤阿米巴病可由下列途径引起:自肠道阿米巴病和肝阿米巴脓肿转移而来者。经由皮肤损害或其他皮肤性损害,接触阿米巴包囊而引起者。

      成熟而具感染性的4核包囊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被人吞食后,在消化液作用下于小肠下端虫体脱囊而出,并分裂成4个小滋养体。寄生抵抗力的降低、肠道的细菌感染以及局部损伤等因素均可促使小滋养体侵袭组织,吞噬红细胞,并转变为大滋养体而致病。局部肠粘膜坏死、溃破,形成溃疡。其中的大滋养体随血液、粘液落入肠腔,再随粪便排出体外而死亡;亦可在肠腔内转变为小滋养体。小滋养体积缩小而变成球形,即包囊前期。包囊前期为包囊的过渡型,然后分泌囊壁而形成包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阿米巴过敏性皮肤发疹表现为非特异性皮肤损害,如湿疹样、痒疹样、荨麻疹样、皮肤瘙痒、痤疮或酒渣样或黏膜黑变病等,此种损害中查不到阿米巴原虫。

      (二)发病机制

      病原虫不能侵及完整的皮肤,必须由擦伤、裂口、切伤和外科创口进入,才能引起皮肤损害,人体通过饮食,吃下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在结肠内形成病灶,并产生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可由擦伤的肛门或外阴直接蔓延也可通过内裤毛巾、浴具等生活用品传播。一旦侵入后,具有蛋白水解酶活性作用的病原虫就能使宿主组织产生广泛性溶解性坏死而成脓肿或溃疡。

      病理改变:表皮破溃,溃疡边缘表皮增生,棘层肥厚,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在坏死组织中常可见到聚集成群的溶组织阿米巴。

    皮肤阿米巴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好发于肛门周围外阴及其附近部位、臀部或腰部等,损害可呈浸渍湿润,糜烂,表面附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中央部可坏死,形成溃疡,溃疡边缘不整,高起,表面凹凸不平,呈肉芽肿样,质硬,易出血,或形成一深在脓肿,有波动感,若自行破溃则形成溃疡或瘘管。如由于内脏阿米巴穿破胸壁或腹部,或由于手术引流,感染引流口周围皮肤而引起,皮损呈明显炎性浸润,质硬,呈紫红色,境界清楚,且略高出皮肤表面,自觉疼痛。

      一般有肠道阿米巴病史,粪便中可查到

    皮肤阿米巴病应该如何护理?

      1.早期治疗,隔离病员,做好病员粪便消毒。对慢性患者应及时治疗,如为饮食工作人员,应暂时不接触饮食工作。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水果和生吃的蔬菜要洗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粪便,调整治疗,以期彻底治愈。

      4.有阿米巴包囊者必须治疗,特别是与患儿同居者更应积极治疗,以清除病原。

    皮肤阿米巴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及时妥善治疗阿米巴痢疾或肝脓肿是预防皮肤阿米巴病发生的重要前提。在流行地区应加强卫生宣教,消灭苍蝇和蟑螂的孳生地,加强水源的管理预防原发感染。

      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注意自身的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食物和水。

      注意性伴侣之间的传播。内衣裤煮沸消毒,配偶或性伴、同居家人作相应的检查和必要的治疗。

    保健品查询

    其他科室常见问题

    症状咨询 药品咨询 生活咨询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情感
    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