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腕关节结核

  • 病因
  • 症状
  • 预防
  • 资料用药
  • 腕关节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疼痛和压痛 初起时疼痛轻微,随着病变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当病变由单纯滑膜或骨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就很明显。单纯骨型结核压痛仅限于骨病灶的所在部位,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则全关节周围都有压痛。

      2.肿胀 由于腕关节周围软组织很少,肿胀容易被发现,在背侧更是如此。手指因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常有轻度浮肿。

      3.功能障碍 单纯骨结核的功能障碍轻,全关节结核则比较明显。如

    腕关节结核应该如何护理?

      积极治疗结核菌病,防止结核菌扩散,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另外在术后还需积极防止复发,原则上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规范和足量的联合化疗,时间不少于1~1.5年。对于关节稳定差,清除病骨过多者,应施行关节融合术,限制关节活动,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和过早负重。

    腕关节结核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对于没有明显死骨的单纯骨结核、滑膜结核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老弱者都可采用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的内容和疗程都和肘关节结核相同。但非手术疗法对破坏严重的全关节结核疗效较慢,常须一年以上时间。

      此期间内可用短石膏托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30°位,使腕关节在功能位强直,非手术疗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腕关节的解剖特点,以背侧入路为佳。

      1.单纯滑膜结核 先采用非手术疗法1~2个疗程,无效者可作腕关节滑膜切除术。背侧肿胀明显的可按背侧入路的手术方法将背侧滑膜切除。掌侧肿胀明显的可另在掌侧作纵切口切除滑膜。术后用石膏托固定腕关节3~4周,拆除石膏后,锻炼腕关节功能。

      2.单纯骨结核 无明显死骨的可采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若非手术疗法无效,或有明显死骨的都应及时手术清除病灶。按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切口显露。对尺桡骨下端病变,可作纵切口;对掌骨基底和腕骨结核,可作腕背侧横切口。病灶清除后用石膏托将腕关节固定3~4周,以后去托进行功能锻炼。

      3.早期全关节结核 早期全关节结核用腕背侧入路显露腕关节,将滑膜及死骨加以清除,术后处理同上。

      4.晚期全关节结核 除对年老体弱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外,应采用背侧途径作病灶清除术。腕骨有严重破坏者,可切除一排或两排腕骨,必要时可同时切除桡尺骨下端和掌骨基底。对于腕骨切除后所造成的缺损有两种处理方法。如无混合感染,且病灶清除彻底,可用髂骨块充填骨缺损,并用两根克氏针通过桡尺骨下端,植骨块及掌骨基底加以固定;也可不用任何充填骨块,仅用短石膏托固定患腕于功能位,待局部纤维粘连形成,骨端互相接近后再去石膏练习活动。在这两种处理方法中,以后者简便易行,而且效果较好;而前者虽可保留长度,但手术操作费事,术后又须长时间外固定,功能效果不佳。

      如病变已稳定,关节发生骨性或纤维性强直,但有明显的垂腕畸形,或前臂有明显的旋转受限,应作桡骨下端截骨术,纠正垂腕畸形。为了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可切除尺骨小头,术后用石膏托固定3~4周,然后去托练习功能。

       附图:腕背侧纵行的S状切口行滑膜切除术和病灶清除术(图1)

      

     

      图1 腕关节病灶清除术

      (二)预后

      由于腕关节结构复杂,腕骨众多,结核治疗期需固定腕关节,因此常导致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而影响腕关节功能。

    保健品查询

    其他科室常见问题

    症状咨询 药品咨询 生活咨询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情感
    健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