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小儿龋病

  • 病因
  • 症状
  • 预防
  • 资料用药
  • 小儿龋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饮食、口腔环境(牙齿、唾液等)、细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二)发病机制

      1、饮食。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这些物质既供给菌斑中细菌活动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

      在牙齿发育时期,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矿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说明牙齿发育期营养的重要。如果食物中含有的矿物盐类、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牙齿的抗龋性就低,容易发生龋病。

      乳牙在胎儿期即已发生、发育和钙化。母体孕期的营养,对胎儿乳牙的发育虽然没有决定性影响,但加强母体营养仍对乳牙矿化是有利的。除非母体患严重代谢障碍病或遗传病,一般乳牙不易受到严重影响。

      2、唾液。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起着缓冲、冲洗、抗菌或抑菌等作用。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a、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b、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c、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d、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影响其缓冲能力,也影响细菌的生活条件。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牙齿。牙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牙齿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屑,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

      矿化不足也是龋齿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抗龋性低,容易患龋。氟在牙齿矿化结构中的含量虽然很微少,但对增强牙齿的抗龋性很重要。牙齿中含适量氟就不易发生龋病,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结构和矿化程度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容易受致龋因素的影响,患龋率高。

      4、细菌。龋齿发病和发展过程中,要有细菌的作用。致龋细菌种类很多,现代研究证实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这种黏合物叫牙菌斑或菌斑(dental plaque),是龋病的发病基础。

      临床调查证实菌斑多的儿童龋齿也多。菌斑的作用:a、菌斑内的细菌代谢活动产酸,PH值下降,引发釉质表面钙离子解离称菌斑酸性状态,其频率和持续时间是龋病发展的重要因素。b、菌斑内的细菌分泌溶解酶,破坏牙体组织的有机成分,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釉质表面脱矿溶解,形成龋洞。

      5、时间。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龋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龋齿最容易发生在磨牙和双尖牙的

    面小窝、裂沟中,以及相邻牙齿的接触面。前者称为窝沟龋,后者称为邻面龋。儿童发生在牙颈部的龋较少,在严重营养不良或某些全身性疾病使体质极度虚弱时可见到。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临床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图1)

     

      

     

      1.浅龋 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称初龋。继

    小儿龋病应该如何护理?

      龋齿的危害性

      1、乳牙龋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和正常的咀嚼功能;

      2、乳牙龋病可能造成多个牙齿的丧失,导致上下牙的咬颌关系改变,功能紊乱,并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

      3、龋齿还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甚至会引起恒牙胚囊肿,导致恒牙不能萌出;

      4、破坏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脱落,致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5、龋齿导致的残破牙冠和牙根,也会刺激口腔软组织形成溃疡。

      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由于恒牙萌出有先后,被龋坏的乳牙和相邻恒牙之间,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容易引发新的龋病,患有龋齿的儿童常因牙齿疼痛,而不愿使用患侧牙齿来咀嚼食物,患牙侧颌骨会因此缺少必要的生理性刺激,时间长了,将导致两侧颌骨发育会不对称。

    小儿龋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龋齿的基本原则是针对发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包括:

      1、增强牙齿的抗龋性。主要是通过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改变釉质表面或表层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氟化方法对发育期尚未萌出的牙和已萌出的牙都有作用。任何氟化防龋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区。高氟区或有氟斑牙者也不宜使用。

      近代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氟化方法有:

      (1)自来水氟化防龋:是由供水中心自动加氟化钠,使水的含氟量调节到防龋的适宜浓度。曾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但由于我国个地区水源的含氟量有异,因而不宜在我国推广。

      (2)氟牙膏刷牙法:一般浓度不超过0.4%氟化钠,儿童每天早、晚各刷牙1次,有一定降低龋齿的效果。但从理论上讲牙膏氟化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因人而异。

      (3)氟溶液漱口法:适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具体做法是:在彻底刷牙后,用0.1%氟化钠溶液每周含漱一次,或用0.2%氟化钠溶液隔周一次,或用 0.05%氟化钠溶液每天含漱一次,每次均为10毫升,用力含漱1分钟,漱毕30分钟内不要漱口或进食。每半年漱口1次,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2、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

      食物越来越精细,含糖量不断增加,如巧克力、奶糖、精制蛋糕等,这些软而黏的食物粘在牙齿表面,为致龋细菌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因此 ,尽量限制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多吃瓜果、蔬菜、蛋、肉类等食物,以促进牙齿的健康。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摩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摩擦牙齿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3、学会正确清洁口腔。清洁口腔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

      刷牙的正确姿势是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颌面时,将牙刷置于咬颌面上,稍用力沿水平方向来回刷,上、下、里、外力求全刷到、尽量做 到“三三三”,即每日三餐后3分钟之内进行刷牙,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 剔除牙齿间嵌塞食物和清洁牙齿邻面菌斑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牙线。使用时,从牙线盒内拉出50厘米左右的牙线.两端缠于双手的中指上,中间留出5厘米用以清 洁牙齿。用拇指与食指操纵牙线,先将牙线滑入牙缝内,然后牙线紧贴牙齿邻面,将牙线滑入龈沟内,从龈缘向冠部的方向轻轻刮动4-6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另一牙的邻面。洁齿的时 间可在每晚睡前进行。

      4、预防龋齿要防治结合,既要控制新龋发生,又要早发现、早治疗。加强相关卫生保健教育的宣传工作。

    保健品查询

    其他科室常见问题

    症状咨询 药品咨询 生活咨询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女性情感
    健康导航